在我們的家族裡,祖父、三叔公、六叔公、六叔、三姑丈、一哲哥、曉美姊夫(陳牧師)、淑杏姊夫(標牧師),許多的長輩們都獻身於傳福音的工作,每個人都有他們為主擺上代價的故事。
他們都如同新眼光讀經中所述捨了網,捨了船,撇下所有的,只為了回應耶穌的呼召;這表示他們在接受呼召的過程中看見了呼召背後的價值,足以讓他們甘願付出代價,撇下事業、名利地位,決心跟隨耶穌。
引用:代 價
同樣,你們無論誰,除非放棄所有的一切,不能作我的門徒。(路加福音十四章33節)
在這段經文中,耶穌連續三次強調:「……不能作我的門徒。」可見,作耶穌的門徒不是一件輕率的事,而且,每個條件都十分嚴格。作門徒的首要態度是愛耶穌勝過一切;再者,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;最後,是放棄所有一切。
當耶穌呼召祂的學生時,受呼召者都面臨極重大的抉擇。起先,耶穌呼召四個漁夫。那天,耶穌在加利利海邊,看見彼得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撒網,就對他們說:「來跟從我!我要使你們成為得人的漁夫。」(馬太福音四章19節)他們立刻丟下了魚網,跟從耶穌。接著,耶穌呼召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;他們跟父親一起在船上整理魚網。耶穌呼召他們,他們立刻捨了船,辭別父親,跟從耶穌。耶穌呼召馬太也有類似情形,那天,耶穌看到一個稅吏,名叫利未,坐在稅關上,就對他說:「你跟從我來。」他就撇下所有的,起來,跟從了耶穌。(路加福音五章27~28節)
門徒中有人捨了網,有人捨了船,有人撇下所有的,只為了回應耶穌的呼召;這表示他們在接受呼召的過程中看見了呼召背後的價值,足以讓他們甘願付出代價,撇下事業、名利地位,決心跟隨耶穌。
作門徒的代價是昂貴的,影響是巨大的。因此,耶穌用建築作比喻,也用戰爭作比喻,提醒要作門徒的人,不要因為一時的激情、感動,欠缺了理性的判斷,甚至要詳細計算當付的代價,因為作門徒是一件慎重的事。
默想:
當耶穌呼召我做門徒,我的回應是什麼?我願意付上代價嗎?
祈禱:
主啊!似我超越的眼光,使我專心跟隨祢。因我不只看見代價的困難,更看見代價背後的榮耀。奉主耶穌名禱告,阿們!